
災區(qū)的老人們參加編織俱樂部,尋求快樂。
織毛衣擺脫孤獨感
日本一場地震10米的巨浪席卷了日本重災區(qū)宮城縣七濱町三分之一的土地,四分之一的房屋和基礎設施被卷走或嚴重損毀。一場災難奪走了80歲粕谷節(jié)子的一切。盡管在災難中逃過一劫,但粕谷坦陳,她現(xiàn)在很擔心自己會一個人孤苦伶仃地死去。粕谷找到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幫助她面對痛苦的過去和不確定的未來——參加織毛衣俱樂部。
每周二,粕谷同20名在地震中失去家園的老年婦女都會來到一個名為“編織求生”的俱樂部,進行編織活動。粕谷說:“編織讓我振作了起來,即使面對凄冷的黑夜,我也不感到孤獨了,我只想織更多的東西。”
此俱樂部由旅居日本的美國傳教士泰迪·索卡創(chuàng)辦,目的就是幫助這些災民重返社會,恢復信心,且編織是日本的傳統(tǒng)流行活動。在俱樂部的活動室內(nèi),掛滿了代表希望的紙鶴。這些老人就在這里用募捐而來的毛線進行編織活動,她們相互交流著“
麻花針的織法和臨時住所的取暖心得”。
織毛衣等救援
在意大利中心地區(qū)阿布魯佐區(qū)發(fā)生的一場地震,98歲的瑪麗亞-迪-安托諾居住的捷姆佩拉村靠近阿奎拉地區(qū),離震中只有幾英里,98歲的她在自家倒塌的房屋中被困了30個小時之多。
瑪麗亞被從廢墟中挖出時,人群一陣歡呼,她只簡單的回答了記者幾個問題后就被送往醫(yī)院。當問及她如何度過這段等待營救的時光,她說她正在織毛衣。
營救人員隨即遞給了她幾包餅干緩解饑餓。但是讓人們驚訝的是,她在被挖出時衣衫整潔,神情看上去很平靜,氣色也很好。在被送往醫(yī)院前,她還說:“我想要梳一下頭”。